大年三十的夜里,一聲刺耳的救護車鳴打破了四周的靜寂。

我已經(jīng)記不清這是今晚確診的第幾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了,只記得每一個病人急促的呼吸以及他們看見我時低垂的眼眸。我知道,那是信任的神情,是一個病人對醫(yī)生的信賴。

昨天上午,我瞞著父母訂下了返回武漢的機票。登機前,我拿起手機,顫抖著打下了幾行字, “請原諒我的一意孤行,也請原諒我的先斬后奏,我知道此行生死未卜,也知道前方荊棘密布,可是爸媽,作為一名醫(yī)生,我知道此時此刻,他們需要我。”

按下發(fā)送鍵后,我關(guān)上手機,毅然踏上逆行之路。

2003年,我剛滿七歲,人事未諳的我被救護車送到了小湯山醫(yī)院。車子一路往上,沒有人告訴我們我們將要被拉往何方,映入眼簾的只有排排閃爍的燈光、荒蕪寂靜的道路還有護士姐姐溫柔的目光。周圍的叔叔阿姨都在哭喊著,我卻異常安靜,因為照顧我的護士姐姐說她會保護我。

五月,那位護士姐姐告訴我,我可以出院了,感激之余我偷偷瞄了眼她的工作證。

她姓鄭,1975年出生。

消毒水混雜著各種藥品的味道彌漫著整個醫(yī)院,其中甚至還夾雜著一些異味,F(xiàn)在防護服緊缺,我們都是一件衣服穿到底,中途都不敢換的。幾十歲的人了,只能學小孩兒用上尿不濕。但在這里,沒有人會笑話你,因為有的醫(yī)生甚至連專業(yè)的口罩也沒有。

放下手中的啃了一口的面包,我應聲沖到了門口救護車旁。這次送來的是一位中年女士。

“名字!蔽夷弥涗泦危儐柵赃叺闹。

“鄭xx。”

聞言我手中的動作頓了頓,但我不敢確定!澳挲g?”

“四十四歲!

四十四歲……四十四……一九七五年。

我接過病人,和同事一起將她推往隔離病房,期間我忍不住瞄了一眼。是了,那位護士姐姐。

眼淚止不住在我眼眶里打轉(zhuǎn),我卻不敢讓它流下,因為護目鏡已經(jīng)不夠了。我看著玻璃病房里她瘦小的身影,突然想到十七年前在那個狹小的窗戶外,她也是這樣向病房里小小的我露出微笑,還對我豎起大拇指。這個曾經(jīng)讓我不顧父母、朋友反對,毅然決然踏上從醫(yī)之路的人如今成了我的病人。

十七歲那年,我高中畢業(yè),一共可以填九個志愿,我都填了醫(yī)學。父母為此和我大吵一架,他們認為學醫(yī)太苦,且醫(yī)患關(guān)系不好處理。這些確實是事實,但我知道,無論這條路有多么困難,我都會義無反顧的走下去,因為這是我的信仰,也是我的責任。

疾病面前,我們都異常渺小。當災難來臨,人們會恐慌,會不知所措,甚至會消極對待、聽天由命。而我們,人們眼中的白衣天使,我們會從四面八方趕來,披上“戰(zhàn)袍”,站在病毒的面前,誓死抵抗。

此時此刻,窗外的璀璨煙火與我們無關(guān),網(wǎng)上的謾罵喧囂與我們無關(guān),政府是否盡職,紅十字會是否真正把物資送到都與我們無關(guān)。我們在意的只有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汗水打濕了衣服,手指被泡得泛白,但我們不會停下,讓他們活下去,是我們唯一的信念。同事的倒下讓我們痛心,但這絕不會影響我們奔走的速度,我們只有快一點,再快一點,才能挽救千千萬萬個幸福的家庭。

我站在門外,默默向病床上的人承諾:姐姐,別害怕。你當初拯救的那個小女孩已經(jīng)長大了,現(xiàn)在,她會保護你。 

201724  梁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