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恩缺失的表現(xiàn)及原因
1.感恩缺失的表現(xiàn)
不習慣說謝謝
報紙上面有一段話:現(xiàn)在你在公交車上給人讓座,得了座位的老弱病孕,十有八九是不會說“謝謝”的;你進了電梯,發(fā)覺有人趕來,你擋著門等他,他進了電梯,十有八九是不會說“謝謝”的。你在車上幫人遞個買票的錢,你在柜臺上給人遞上簽名的筆,你給急于上樓的人讓道,一樣難得聽到有人會說“謝”字。“謝謝”在我們公民的口中說出來,尤其是年輕一代人不太習慣。
比較突出的,我們這里收集到的資料,比如說2006年4月2日《新民晚報》報道:《不懂感恩,受助孩子讓人心寒》,某區(qū)青少年保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十幾年來為3000多名孤兒和貧困家庭孩子牽線搭橋,使他們得到社會各界的資助,其中大部分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這些受助者中很少有人想到要對那些幫助他們的人說一聲謝謝。有的人不僅不對幫助過他的人表示任何感激,還無理要求他人無償給自己幫助。如:2006年12月1日《羊城晚報》報道的受孫儷多年資助的張海清,在考上大學后,由于自己過分的要求而導致孫儷停止對其資助,因此張海清寫信給某記者,以侮辱性的語言對孫儷進行攻擊。
孝道的缺失
有的人不懂得感激父母,與父母發(fā)生矛盾就自殺,甚至殺害父母。據(jù)浙江省老齡辦統(tǒng)計,1996年至2001年底,全省各級人民法院共受理涉老案件1.1萬多件,其中贍養(yǎng)案7000多件,占據(jù)64%。親生兒子虐待父母達18年,父母不堪忍受憤然報警,2006年4月17日,山東省乳山市徐家鎮(zhèn)某村一位老婦人到乳山市公安機關報案,聲稱其兒子18年對其虐待,并要求和父母脫離關系,甚至毆打父母親。4月17日徐某在其父母不在家的情況下,將父母家的一些物品拿走,在路上徐某遇見其母,母親說了他幾句,徐某便當街辱罵并動手毆打,其母忍受不了徐某的虐待,終于在18年后走進了派出所。
除此之外,有的青少年不尊重父母,不按照父母的要求,盲目的去追星、迷戀電子游戲機,導致父母自殺。比如說今年上半年,來自甘肅蘭州信陽的一人家,這個女兒追星追了十多年時間,她的父母也跟隨她一起來到香港,到香港的時候,父親在無奈之下在香港跳海自殺,這個女兒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之下,三個人來,兩個人回家去,她一路上還恬不知恥的接受媒體采訪,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還裝模作樣的。
另外是有些青少年迷上了電子游戲機,前不久報紙報道,岳西有一個14歲的中學生,在游戲室里打通宵游戲,第二天早上母親找到他,拖他回家,他硬是不回家,母親在氣憤的情況下說你再這樣我就跳樓自殺,兒子說你要跳樓就跳樓,結果母親當著兒子的面就跳下去了。
我們也看到有一些青少年以自殺的形式來對抗父母親,2006年4月21日廣東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在他所住的大學生公寓跳樓自殺,原因是這位學生高考填報志愿時在父母的強迫下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yè),直至上了大學,對專業(yè)的不滿仍然耿耿于懷。于是又一次在電話中與父母就專業(yè)問題發(fā)生口角,為了向父母泄憤,跳樓自殺。
對于這樣的事情我們特別譴責,古人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中國古代的孝文化其中有糟粕的地方,但更多的是精華。人生本來苦短,父母親把你養(yǎng)到十八、九歲,二十幾歲,作為一個年輕人應該立志,應該報效父母,報效國家,如果就是因為和父母親一點小小矛盾就跳樓自殺,人和人之間怎么可能不發(fā)生矛盾?父母和兒女之間發(fā)生一點矛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兒子采取這種方式既毀滅了自己,又以這種沉重的方式打擊父母,這種行為是一種極其大逆不道的事情。
2.感恩缺失的原因
我國當前感恩缺失的原因有幾點:
第一,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豐富的感恩內(nèi)涵,但近百年來,我們丟失了。
第二,感恩教育的缺失。
長期以來,我國貧窮落后,疏于禮儀教育,古語云,倉稟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就是說長期以來我們國家貧困,我們的上一輩交給我們的是謀生手段,怎么樣解決溫飽問題?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也正是由于貧困疏于禮儀教育,使得我們的感恩教育嚴重缺失。
第三,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
在這個問題上首先也要充分肯定市場經(jīng)濟在促進社會經(jīng)濟大力發(fā)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市場經(jīng)濟也存在負面影響,它的負面影響就是引起人們重錢而不重情,有的人為了獲利,甚至達到了見利忘義,良心喪盡的程度。
二、感恩的內(nèi)涵
什么是感恩?我認為感恩是在促進社會進步活動中對友善意識和友善行為的感激之情和舉動,同時也指感恩是受恩者對施恩者的感激意識和行為,是一種普遍存在于人類社會中的行為規(guī)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認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
首先要感謝人,要永遠銘記和感謝對我們有過直接和間接幫助的人。
我們生活到今天,在我們過去的成長過程當中,在我們過去的生活過程當中,我們得到過不僅是我們的父母親,還有多少親人對我們的關心,對我們的呵護,對我們的幫助?每個人都會有這種經(jīng)歷。在人的一生當中,自己的親人都對自己有過無限的關懷。我們到了學校,老師一筆一筆的教我們寫字,在我們的檔案中間有多少領導、老師把美好的詞句寫進來。在我們的身上凝結了多少人的關心?這是直接幫助。
間接幫助,在座的各位恐怕都聽說過鄧小平、袁隆平。如果說到解放之后過去幾十年時間的記憶,在我看起來,我青少年時期,我在擔任農(nóng)村基層干部的時候,沒有辦法解決吃飯問題,但有奇跡,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而且生活得很好,所以我們今天能夠吃飽飯,能夠過上好日子,我想感謝兩個人,一個是鄧小平,第二個就是袁隆平。袁隆平研制出來的雜交水稻,如果全面推廣,每年能夠解決六千萬到八千萬人口的吃飯問題,我們雖然沒有見過他,講到這位老人的時候,難道我們不會心懷感激之情嗎?
我們應該懷著感激之情去對待對我們有過直接和間接幫助的人。
其次要感謝社會。
我們生活在今天這個社會,社會為我們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了所有需要的條件。
最后要感謝自然。
人類不要陶醉于對自然的勝利,每一次勝利都遭到了自然的報復,相反我們要敬畏自然。臺灣有一個學者在90年代中期的時候,大陸的記者訪問他,他說人類要敬畏自然,這不是迷信,這是對自然的尊重。
以友好的態(tài)度、寬廣的心態(tài)報怨。
如果人家對我們有好處,我們要以德報德,人家對我們不好,人家有害于我們,當然這個“有害”是有限度的,或者說人家有負于我們,我們能不能夠?qū)θ艘缘聢笤?在這里跟大家說一點,孔子是不提倡以德報怨的,孔子提倡以直報怨,以直報怨就是這件事情是怎么樣就怎么樣,不一定強調(diào)以德報怨。我認為在一定的范圍之內(nèi)我們也是可以以德報怨的。曾國藩的學生李鴻章比他小十二歲,李鴻章當年去當洋務的時候,曾國藩就問他怎么去和洋人打交道?李鴻章說我和他們打痞子仗,所謂打痞子仗就是他怎么來我就怎么去,我不和他硬對抗。曾國藩說錯了,李鴻章馬上就問“老師我應該怎么做?”曾國藩說“你要做到人以假對,你以真對,人還以假對,你還以真對,人再以假對,你再以真對,如此三番五次即使人家是‘鐵丸心’也可以發(fā)生轉(zhuǎn)變!蔽野l(fā)現(xiàn)曾國藩講這番話不僅是對李鴻章說的,而且更多的是對他弟弟,對他侄兒,對他兒子,對他家族這樣說。他作為湖南鄉(xiāng)下的一個年輕人,進入到京城,能夠看到那么大世面,得到那么多人的肯定,說明他在做人方面是非常誠懇的。清朝中興的時候,湖南有三個大臣,一個是曾國藩,第二個是胡林翼,還有一個是左宗棠。左宗棠曾經(jīng)評價,他說在京城曾國藩是以誠待人,人不忍欺。講到胡林翼,胡林翼這個人非常聰明,左宗棠說“胡林翼是事理明白的人,人不能欺,他對人非常明智,非常誠懇!弊笞谔木筒煌,他這個人的脾氣非常躁,左宗棠是以威待人,人不敢欺。曾國藩在京城一生都是以誠懇的態(tài)度對待人家,這樣的話就能夠贏得人心,有助于他事業(yè)的成功。
感謝傷害過自己的人。
有人寫文章寫道:“要感謝那些傷害過你的人,因為他磨礪了你的意志;要感謝那些欺騙過你的人,因為他增長了你的智慧;要感謝那些蔑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這是感恩文化,它在世界各個地方得到推崇,比如說日本:常回家看看,禮物表孝心;印度:宗教不同,孝道相通。在我們中國就有:烏鴉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知恩圖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我們怎么去理解感恩?
首先感恩是一種美德。當一個人的行為不屬于應盡的義務,而屬于奉獻時,其行為就不僅僅具有道德的價值,而是具有美德的價值,感恩是發(fā)自內(nèi)心,對于萬事、萬物、眾人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舉,它超過應盡的義務范圍和程度,所以感恩并不是一般的道德規(guī)范,而是一種美德。
其次,感恩是一種智慧。感恩之心產(chǎn)生于理解,一個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狂妄自大的人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一個不能正確理解他人善意的人,也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在今天的生活中有一句話“理解萬歲”,不能夠正確理解他人的人也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在生活中,如果給“智障”者好處,他(她)連“謝謝”都不會說一聲。所以,如果說知恩不報是缺德的話,那么,有恩不知,則是缺智,而知恩不言則是失禮。有些人不說“謝謝”兩個字,他也不是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這是他的失禮。正是從這個角度講,感恩是一種智慧?梢姸酶卸鞯娜,不僅是具有道德的人,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人。盧梭說過:一個不懂得感動、感恩的人就是一個最無知、最失敗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別人尊重的人。
第三,感恩是一種“投資”,必有回報。感恩是播種善因,感恩者主觀不圖回報,但客觀會有回報,因為事物都是辯證的。中國有一句古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百浫嗣倒,滿手余香”,這句話來自今年上半年報紙上的一篇文章,說一個學者在汽車上兩千塊錢和身份證明被一個小偷偷走了,但是沒過多久這個小偷把兩千塊錢和身份證明回寄給了他,而且還寫了一封有錯別字的信,為什么這個小偷偷了他的東西又把錢和證件寄給他呢?那就是在他的錢包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名片,這個老人有一個習慣,也是為了傳達感恩文化,在他的名片后面印了一首贊美詩,因為他年紀比較大,白發(fā)蒼蒼,在汽車上面當別人給他讓了座位的時候他就會感謝別人,同時拿出一張名片給別人,這首贊美詩當中就有這么幾句話“贈人玫瑰,滿手余香”,同時說到了“付出是一種高層次的享受”。
有一句廣告臺詞說得好“愛你就等于愛自己,關心別人等于關心自己”。凡是在事業(yè)上越做越成功的人,凡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的人,都是這樣去做的。感激、感謝、感恩他人、社會和自然,實際是一種感情“投資”,必將得到應有的回報。
三、感恩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
感恩有利于促進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懷著感恩的心情去生活,人的心態(tài)就會謙遜和謙卑,就會對外界產(chǎn)生友善的敬畏感。感恩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個體和諧,個體和諧的根本是心理和諧,具有感恩的心情,最有利于人的心理和諧。
感恩有利于緩和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矛盾:當前社會生活中存在不少矛盾,比如說城鄉(xiāng)之間的收入差距、教育差距、醫(yī)療差距等各方面的差距,我們作為城市市民,要正確的去看待這些差距的存在,我們國家的政策過去長期是犧牲農(nóng)村發(fā)展城市,今天黨中央提出的政策“工業(yè)反哺農(nóng)業(yè),城市反哺農(nóng)村”,這都是必要的。
感恩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人懷著感恩的心情去生活,比如說我們作為一個青年,我們這一輩子能夠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那更好,我們對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就要感恩父母,懷著這種心情去工作的話,就會鍛煉好自己的身體不使父母擔心,就會鍛煉好自己的能力,將來得到一份好的工作,使我們的父母親過去幾十年時間含辛茹苦在我們的成長中付出的心血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這會增加我們前進的動力,這是作為個人對自己的父母親應該感恩。通過感恩,可以增強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長力量,從而使人們更具有社會責任感,可以說會感恩的人才能成大器。
看看毛澤東的感恩故事,毛澤東小的時候在家鄉(xiāng)念私塾,當時有一位教他的老師叫毛宇居。這位老師感到毛澤東天資聰慧,機敏過人,很是喜歡,毛澤東也很敬重這位老師,1959年已是黨和國家主席的毛澤東回到故鄉(xiāng),請韶山的老人吃飯,其中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