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語文課堂搬進圖書館

進入21世紀,閱讀已經成為人們求知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學習方式,以學習知識、獲取信息為目的的閱讀關系到我們的學習成績和生存質量。由于語文教材的變更周期較長,這就決定了語文教材總是走在時間的后面。雖然教材中所選的文章大多是經典名篇,也較充分地考慮了學生的不同閱讀需求,但由于篇幅的局限性和變更周期較長等因素,因而與現實生活仍有一定的距離;不同體裁、不同題材、不同時代和國家的文章雖然比較多,但僅憑語文課本仍然是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閱讀需求的。因而如何讓學生閱讀的形式和內容豐富多采,已成了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話題。“新課標”的頒布實施,也給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問題:如何凸現閱讀的個性美,如何讓語文課更精彩……

從發(fā)展眼光來看,目前語文教學的弊端之一是閱讀面窄,聽說讀寫同外部世界脫節(jié),學生在課堂上眼光受限,不容易呼吸到時代的新鮮空氣。守著有限的幾篇課文,教師在課堂上克隆著教參,按部就班地分析課文,肢解課文;學生機械地記著筆記,復制著教參。一言堂、一家言已束縛了教師和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并且教師過多、過細地分析課文會使學生的個性受壓制、靈性受束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被囚禁;舜罅康臅r間學語文,結果許多學生對語文反而心生厭倦之情,學習效果低下。語文課就是要讓學生多讀書,大量地讀書。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自我思考、體驗和感悟。有了足夠多的閱讀量,語文能力,尤其是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才會提高。

因而語文教學必須采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方式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能有愉悅感,使聽說讀寫都成為一個個開放系統(tǒng)。但是現在的辦學模式也不可能要求學生像古人倡導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那樣學習語文。

從閱讀的角度看,閱讀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閱讀文學作品,有娛樂、鑒賞和陶冶情操的目的;第二種是以學習知識為主的閱讀,目的在于學習知識,獲取信息;第三種是研究性閱讀,比如文藝評論,學術研究等等,尤其是新的課程改革所開設的研究性學習課程,更是將第三種閱讀形式提高到一個重要的高度。

要滿足這三種閱讀需求,則必然要求學校能為學生提供比較豐富的閱讀資源。新課標下的語文教材的閱讀量較之以往翻了好幾倍,目的就在于要扭轉過去那種語文課“少讀”的現狀。使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從中了解生活、了解社會,去感受命運,去體驗痛苦與幸福,去愛好文學、學好語文。雖然這樣,教材仍然不可能給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對象。

我認為充分地利用學校圖書館中的信息資源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圖書館與教材相比,具有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信息集中、檢索方便等巨大優(yōu)勢,有許多學校都設有圖書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還建立了網絡書庫;購有比較豐富的圖書、期刊和報紙以及電子讀物或和其它網站的共享資源。但是對這些信息的利用效益卻是較低的,有些學校的圖書館僅是個擺設,或應付檢查,或只對教師開放,沒有能很好地為學生服務,滿足學生的個性閱讀需求。

根據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語文學科已不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工具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培育創(chuàng)新思維的基礎學科。語文課堂是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陣地。學生正是在廣泛的作品閱讀中汲取知識,認識社會,感受生活;在寫作訓練中抒發(fā)情懷,感悟人生,萌發(fā)創(chuàng)見。因此,語文課堂應給學生以無限的空間,讓暢想的思緒自由飛翔。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意義的方式而獲得。個體是在與周圍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展現課程資源、情境創(chuàng)設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向預定教學目標(欲建構的意義建構)漸近。為了充分利用這些圖書、期刊和網上信息輔助教學,學校應開設閱讀輔導課,還應要求語文教師有計劃地、經常性地把語文課堂“搬進”圖書館,指導學生獲取信息,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獲取信息的基本技能!墩n程標準》提出,要“尊重、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能較自主地選擇閱讀對象,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的創(chuàng)造潛能將會大大激發(fā),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做較充分地開拓了語文課程資源,也使學生掌握了受益終身的學習方法。如果閱讀教材不受學生喜歡,課文對他們沒有吸引力,學生沒有學習的內驅力,上課成了奉命而學,學習知識成了一種精神負擔,那么課堂的生命力就失去了一半。

當然,在圖書館中上課,并不是讓學生漫無目標的迷失在知識的海洋中,建構主義提出了一種新的學習模式,即資源利用——主題探索——合作學習模式,可見,在展現課程資源的同時還不能夠離開老師的指導。教師的指導就仿佛是導航的燈塔,既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不能讓學生迷失學習的方向。所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培養(yǎng)目標制定合適的閱讀課指導方案就顯得非常重要。下附我校語文教研組的一堂閱讀課指導方案(摘要)。

1、  課前準備

       給出閱讀主題?梢酝瑫r布置幾個主題,讓學生分小組完成(一個小組1個主題)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心理健康案例解析”、“中日關系”等主題文章的閱讀。

       給出參考閱讀書刊目錄

針對上述閱讀主題,給學生提供一些參考書刊目錄,如《人與自然》、《環(huán)球》、《青年文摘》、《青年參考》、《雜文報》、《環(huán)球時報》等。

       布置閱讀要求

如:A、讀書筆記——摘抄、讀后感

B、美文選編——由小組推薦3~5篇,與其它小組交流然后全班匯總。

C、讀后感選編——先在小組內自選,然后全班統(tǒng)一編選。

2、  在上課時,教師主要是引導激勵、答疑解難,或與圖書館管理員協調幫助學生查找資料,閱讀活動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

3、課后督促并檢查學生的讀后感、美文選編等。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活動應是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它不應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應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為目標,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增加學習效果。教學中要能開拓語文教學空間,盡可能地打破原先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拘泥于教參,不受教條主義的束縛,用自己的個性去進行教學組織和課堂教學的再創(chuàng)造。要樹立“得法于課內,增益于課外”的開放性教學觀,開拓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接觸面和知識面。

另外,學生的廣取博求,也勢必促進教師的提高,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不但不弱化教師的作用,而是更加強調教師的服務性準備、激勵、引導、啟發(fā)、指導作用,教師還必須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展自己的學科知識,大量地閱讀相關書籍,擴大自身的知識面,使自己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這樣才能從容駕馭日益開放的教學課堂。

學生對于圖書館的需求也會促進學校管理者重視圖書館及其配套設施設備的建設,對于學風濃郁的校園文化建設也有積極作用。

因而,把語文課堂搬進圖書館,看起來僅是語文教學的一種改革嘗試,其實對于學校方方面面的建設都會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川省廣元市廣元中學教務處   張宇東

200549